最近连续听到网上称有些地方学车涨价。具体谁在涨,涨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有涨价或趋势。因为,涨价与降价相比,确需更充分的自信和勇气。
一、学员:估计没人喜欢涨价
对于学员来说,一听涨价,估计没人喜欢。但看了下面的内容,或许你会改变这一想法。继续固执己见的,估计就是那些爱占便宜的人。大凡爱占便宜的人,也是容易上当吃亏的人。
1.学费这么多年不升偏降,你不认为不正常?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就是:10年间,100元钱还能值多少钱?可10年前的小型汽车学车费已达数千元。而今学车费用是多少?学车的成本要素没有变,学车的主要成本不但没有变,反而升高。比如人工工资。可能汽车的价格有所下降,可汽车作为固定成本之一,所占比例寥寥无几。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四个轮子汽车的教学估计没有什么差异。这么多年不升偏降,你认为正常?
2,超低价一定存在猫腻
有些学员可能问:最近这几年为何有这么便宜的收费?主要还是驾校多、竞争激烈所致。再就是学车的人没有从前那么多了。二十年前,三八六零老少咸宜齐聚教练车,就像一个大家庭。二十年后,帅哥美女清一色小伙伴,教练员被年轻化也是必然。
某些驾校低于成本下的极低价格收费,你想想就感觉后怕。一个经营者凭什么干赔本的买卖?尤其是市场化程度日渐高涨的今天,“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会不知道。超低价,实际是一种非正常价格定制心态。不仅是市场祸患之源,更是学员学车的陷阱。这样的实例不会不多。因此,目前看起来价格便宜的学车行为,最后算起来并不便宜。甚至价格更高。过去有个“周瑜打黄盖”的典故,有人喜欢占便宜,有人愿意投其所好。有人喜欢欺诈,有人喜欢上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咋办?
3.“舍命不舍财”的生活理念已经过时
再说,经济、生活发展到现在,可能没有人再去图冒险驾驶或生命遭受损失的可能来换取低廉的学车费用。生活好的重要基础,就是安全。没有安全,无从谈及高品位、高品质、高档次的生活。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低价侥幸考过了驾照,真要上路单独驾驶,有句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可能让你体会更深刻。
4.伪冒低劣已经被品质时尚所取代
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看,一个地区的经济、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成熟。地区发展越高,消费观念越成熟。消费观念越成熟,则一味求低、求劣的心态倾向越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相信有更多的人一起抵制低劣消费倾向。同时健康的驾培市场生态环境也将惠及子孙后代。
二、管理:怕涨不怕跌
作为与驾培相关的管理部门:怕涨不怕跌。
价格是消费双方利益分割的尺子。抬高价格,学员利小。降低价格,驾校利小。站在各自的角度上,都是在据理力争,追逐最大利益。作为驾培市场的消费双方,学员一般以个体参与市场行为。驾校以法人参与市场行为。明显,学员表现为弱势一方。驾校表现为强势一方。
作为市场的管理者(价格、驾培等)们,是市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利益裁决者。但实际上还是过多的向学员倾斜、向老百姓倾斜。当然,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利益过偏了,企业就难做、市场就能以形成。近几年国家一再强调“简政放权”,也说明企业的确需要“松绑”。
从目前驾培价格管理看,价格升高的时候过问的比较多。而价格低的时候甚至低于成本价的时候并没有几个人站出来过问。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在走“群众路线”,实际上不仅偏离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同时也背离了“群众路线”。因为,当市场不复存在的时候,消费者(学员)的利益同样也不复存在。
三、驾校:涨价求之不得
对于驾校来说,学车收费涨价绝对是求之不得。近几年的市场萧条,已经让驾校尝尽市场的辛酸和苦难。驾培改革已经一年半,按照作者的驾培市场价格预测,第一阶段的“小幅下降期”即将结束,第二阶段的“大幅震荡期”即将来临。如果目前涨价趋势属实,预测意味着兑现。也意味着学车价格将两极分化:低的价格将越来越低,直至退出市场;高的价格将越来越高,以致价格维持在合理成本之上的微利范围。
对于具有投机动机的驾校,可能引来不小激动。因为,也可以一起趁机涨价。但需要提醒的是,什么驾校的价格可以提?什么驾校的价格不可以提?肯定有一个衡量标准。这个衡量标准就是驾校你有什么可以值得提价的资本?如果一个地区驾培市场的所有驾校,找不出提价的理由和自信,其实该地区第二阶段的“大幅震荡期”尚未到达,仍处于第一阶段的“小幅下降期”的非稳定时期。抑或所有的驾校都在按照传统惰性思维,不思进取、不求进步。甚至经营多少年的某些老驾校的驾培水平、质量与刚进入市场的某些新驾校没有区别,无形给新驾校提供了在“市场开放”感召下的新机会、新机遇。直到该市场的所有新旧成员“一起等死”为止。
四、教练员:涨价能提高薪酬
涨价,驾校求之不得。“大河无水小河干”,作为驾校的教练员,肯定没有别的想法。
教练员是驾校的根本,驾校的培训质量靠教练员。教练员的工作当属教学艺术。“艺无止境”、“艺无价”,可见驾校没有教练员的工作是不可能完成驾校任务的。而这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是需要条件和环境的。基本工资都发不下来,还谈什么教学艺术?
因此,当驾校是否涨价以至于经营利润微乎其微的时候,教练员的薪酬不足于维持自身生活或家庭支出的时候,教练员是否滞留在驾校可能成为驾校的重大问题。
当然,薪酬是教练员工作的基本问题。除此,还有情感因素。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也应当考虑到驾校的难处,“同呼吸、共患难”,一起面对困难,才能迎来新的明天。
五、市场:涨价与否,安全健康最重要
涨价与否,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市场的安全健康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市场不存在了,哪里有什么驾校、教练员?这样的道理,不知道的人不多。但为此付出努力的人可能屈指可数。就作者看来,有些地区的有些人,横下一条心,就要等到那一天(崩溃)。“不到南墙不回头”、“不见死尸不落泪”的著名典故何以在中国流行?起码说明有其存活的沃土。
就像事故发生一样。别人的事故,又不是自己的事故。别人发生的事故,不仅“高高挂起”、而且有人发出可怕的怪异声音。这让我们不禁想到鲁迅笔下百年前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给俄国人带路,给日本人带路,结果围观嘻嘻哈哈坐看对方杀中国人。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的确富裕了,但谁敢说现在的人比一百年前有提高?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很快就坐上第一把交椅,但国人的这种麻木不仁的看客文化谁能保证已经消失了?目睹驾培市场之现状,又何尝不是该文化的缩影或发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