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学车流程 学车报名 驾驶员模拟考试 学车视频 交通安全 经验交流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 驾校管理软件
· 2020年04月济南驾校...
· 2020年04月日照驾校...
· 4月份菏泽市驾校培训质量...
· 济南市驾校服务中心与市车...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
·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关...
· 2019年三、四、五级机...
·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关...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残疾人的身体和生理特点
残疾人的身体和生理特点
心理特征与沟通方法
山东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李连谨
残疾人的心理是社会人群心理型态中一个特殊的类型。因为身体某方面的残疾以及社会某些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他们的心理特征与一般健全人有较大的差异。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并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解决因他们这些心理特征而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我们每一个承担残疾人驾驶培训的教练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 残疾人的身体和生理特点
在此仅就肢残人和听力残疾人两类残疾人谈谈他们的
身体和生理特点。
(一)肢残人的身体和生理特点
肢残人多数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残疾:
1、因小儿麻痹症或脑瘫症造成四肢特别是下肢
畸形。这种残疾不但带来身体行动受限和困难,更易使残疾者产生自卑的心理特征。
2、因麻风病、糖尿病等被截肢的残疾人。被截的伤口难以癒合,极易因磨擦过度或碰撞而使伤口再次破裂。他们不但行动受限而且往往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心理更易出现一些障碍。
3、重伤致残,往往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或重大自然灾害等致残。这些残疾人除了行动出现障碍外,往往当时致残时的恐惧场景时常纠緾着他们,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听力残疾人的身体和生理特点有以下几种:
1、听力残疾四级(重听),较好耳朵的听力在41-60dB之间不借助助听器能听到声音但辨音不清。在理解问题和交流活动上受限。参与社会活动时存在轻度障碍。
2、听力残疾三级,较好耳朵平均听力在61-80dB之间,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且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上中度受限。
3、听力残疾二级,较好耳朵平均听力在80-90dB之间。在无助听设备情况下,只能听到较强烈的声音。在理解和交流上重度受限,参与社会活动时有重要障碍。
4、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朵的听力损失在90dB以上,无听力设备情况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时存在严重障碍。
二、残疾人常见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和孤独心理
这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特征。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婚姻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得到家人、亲朋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甚至还会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闭心理,久而久之便与他们生活的世界形成某种无形的隔离状态,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心减弱甚至丧失,他们的生活范围变窄,不能与其它人正常的交流,缺少朋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还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剧。
(二)敏感多疑自尊心强
身体的缺陷往往使残疾人的注意力比较集中,特别是他们会过多的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对别人的行为多疑,很计较别人对自己带贬义的不恰当的称呼。如果有人做出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事,他们往往难以忍受,会当即流露出愤怒情绪或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大多数残疾人不愿意别人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他。大多数残疾人希望自己也向正常人一样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愿意别人过度热情地帮助自己,如推轮椅等,即使遇到残疾人吃力地摇着轮椅上坡时你想帮助他推一把也要先问一下残疾人是否愿意。他们往往认为过度的帮助伤害了他的独立性,甚至觉得看不起他,是一种侮辱。
(三)抱怨心理突出
许多残疾人常有抱怨心理,而且表现较常人明显的多。如抱怨父母,抱怨同事或亲朋,抱怨领导、抱怨命运。出现挫折不先从自身找原因往往怪罪别人,怨天怨地。
(四)情绪不稳,有时反应强烈
这一特征在许多残疾人身上表现较突出,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如聋人,性格多外向,情绪反映强烈,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肢残人情绪反映多隐藏于内心,虽然情感体验很激烈,但在外人面前情绪反映不十分明显。如果压抑的情绪持续下去不能有效释放出来,很可能由一件小事会爆发过激行为。
五)固执已见
许多残疾人的思维方式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经常表现出固执已见的性格特征。
(六)富有同情心,同类相怜相聚
残疾人大多对与自己一样残疾的同伴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相互之间感情十分融洽;因为共同的缺陷,大家喜欢聚在一起并愿意倾吐心理话,交流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感受和经历并彼此从中受益;但是,与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往往很少交流,并不是没有同情心,多是因为残疾的性质不同,类别不同,交流起来不方便。
(七)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残疾人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的许多心理需求也和常人是一样的,如他们也希望和健全人一样受到尊重,他们更希望他们的一些困难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等等。有时候,面对同样的问题,残疾人也许会产生跟健全人不一样的观点,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与宽容。残疾人也和健全人一样,他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在许多方面对他们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这样往往会使残疾人失去信心和勇气。残疾人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共同特征外,每一类残疾人又有其独特的性格。
(一)如肢残人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理创伤较重,如谈到与伤残相关的人和事会表现情绪反应。同时他们做事认真刻苦并能自我克制等也是其重要的性格特点。
(二)、听力残疾人性格比较外向、倔强、耿直豪爽、好胜心强,做事专注。形象思维活跃,形象创造力较强,但往往他们观察事物时对表象关注较多,而对事物内在的联系关注较少。
三、与残疾人沟通和交往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残疾人观
1、残疾人是社会走向文明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他们为我们承受着人类的苦难,我们理应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2、应当用“平等、参与、共享”六个字对待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残疾人的地位与我们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健全人能享受的权力他们也应享受到。如生存权、婚姻权、选举被选举权,学习的权力,劳动的权力,就业的权力,驾驶车辆的权力……让残疾人参与社会事务,参与各种社会动活动和生产劳动是社会平等的重要体现。人类文明的成果应当是健全人、残疾人共享,如残疾人用手机、电脑、开汽车等等。
(二)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人格
与残疾人建立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经常鼓励他们取得进步,不断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1、在与他们交往时,首先在语言行为方面要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尊重,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称呼上要避讳叫瘸子、哑巴、瞎子等。正确的称谓是:肢残人、聋人、盲人。
2、与残疾人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觉到世界的温暖、友情的力量。
3、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信心。
(三)适宜的目光接触和谨慎地谈及伤残
1、要用正常的目光去看待残疾人,千万不能用奇怪的目光去看他们,更不能有好奇的表情传达给他们。在谈及伤残时应多谈些残疾人奋斗的事和社会助残的问题,尽量避开伤残的话题。
2、不能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残疾的部位。特别注意不要随意谈及与伤残有关的情况。
3、有的人见到陌生人习惯于上下打量一番,这对健全人来说关系不大,但如果是对残疾人,那对他们的伤害却是很大的。
(四)注意帮助残疾人的方式
大多数残疾人都有其独立的人格和自强的精神,而且大部分人都好面子,他们不希望有“过度”的关爱。在帮助他们之前最好征得他们同意后再进行具体的帮助。如果不征得他们的同意,贸然上去帮助,可能会被他们拒绝。
(五)要控制好自己冲动的情绪和冒失行为
教练员在教学中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注意工作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多启发、多鼓励,对学习较弱反映较慢的学员自己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耐心去指导,千万不要有冲动的情绪发泄到学员身上。如出现处理不当处,事后要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六)与肢残人交往时的专用方法
1、肢残人的行动不便,与之交往时即不能过度热情也不要过度的冷漠,这都是不可取的。
2、与坐轮椅的肢残人交谈时如时间较长,最好采用蹲或坐姿与其谈话,此时双方的目光在同一水平线上,我们可以用真诚的目光表达对他们的尊重。
3、不要倚靠在轮椅或者其它辅助设施上,以免轮椅或辅助设施移位出现意外。
4、不要拍轮椅使用者的头或肩部。切忌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向他们表示友好。
5、首次相识言语要谨慎,一般不谈造成对方残疾的原因等话题。
6、一些肢残人,可能不太愿意照相,不要过于强求。
7、与柱拐杖的肢残朋友同行、上楼梯或乘电梯,最好走在他们前面,不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如果为了方便照顾他们,也可在征求他们意见之后,陪伴在适合的位置。
(七)与听力残疾人交往时的专用方法
1、与听力残疾人交往应微笑地提前打招呼,多注视他们的眼神和手势,如看不懂手语,可进行笔谈。
2、要主动为对方解释或翻译周围发生的事情,并坦然面对听力残疾人的眼神。任何窃窃私语或转身相背都可能引起听力残疾朋友的误解。
3、与听力残疾人进行文字交流要简单易懂,用语要直截了当,注意文明用语,避免用晦涩、幽默或说反话等方式,以免引起误解。
4、与听力残疾人手语交流时要注意手语的准确性和表情的配合,防止沟通时出现误解。
5、听力残疾人参加活动时,如有其它听力言语残疾人在场,我们要以信任、友好的心态和表情对待他们,对他们的特殊困难要尽可能给予帮助。
6、学会几句常用的手语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与听力残疾人的交流。常用手语:你、我、他、男、女、吃饭、喝水、休息、工作、开会、男厕所、女厕所、上班、下班、驾驶、驾驶员、公路、停车、倒车、前进、仃车、加油。
在与残疾人的交往和工作过程中如果忽略了残疾人的心理特征,违背残疾人的心理规律,我们的工作会遇到困难或者被动甚至会碰壁。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残疾人观,了解了残疾人的心理知识,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冷静清醒地分析残疾人出现的问题及因果关系,消除残疾人在学习和工作上的紧张孤独、无助和自卑心理,不仅能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和谐的积极氛围,而且也是我们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和贡献。
祝各位学员身体健康、学习快乐、工作顺利!
 
 
                              二〇一〇年八月
首页  |  学车流程  |  模拟考试  |  学车视频  |  交通安全  |  经验交流  |  学车报名
版权所有:淄博坤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Exueche@163.com 鲁ICP备13031285号 联系电话:15665875418
您是第06793673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