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是政府互联网平台在驾培中的作用和地位,简称”线上政府”的驾培作用。按照国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中关于大力发展驾培的有关政策,基于线上政府公开公布的与驾校有关的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利好政策,最大可能做好驾校互联网平台(下称“线上驾校”),以发挥线上驾校的驾培功能和作用。
1.驾校互联网平台设置的基本原则
(1)依法原则
依法做事、依法经营这是原则。否则将有更大的风险或代价。国人有句“富不过三代”的口头禅,是指不论是企业、还是家族鼎盛不超过三代。究其原因大都与超越“底线”、“红线”有关。为了打造“百年驾校”,还是依法经营为好。
(2)开放原则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8号)关于驾校、教练员和学员“自由出入市场”等市场开放政策精神及开放思维建立线上驾校。
(3)高效原则
30年改革开放,使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本无可厚非,但往往丢失了更多的社会效益。驾校亦如此。应试教育的高效似乎就是今天驾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在未来买方市场日渐形成的今天,社会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驾校的素质教育慢慢将走向前台。不管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不管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追求高效还存在一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问题。
(4)服务原则
有人说,驾校已到营销时代。其实营销多了就是“吹牛”。在营销背后更多的是驾校内涵发展。这在驾校外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似乎在许多驾校看来还意识不到。不论是狭义上的教学和服务,还是广义上的培训,都是服务于学员。
2.驾校互联网平台的服务对象
(1)学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源年龄逐步由高龄逐步转移到最低学车年龄(下称“新生源”)。作为互联网最爱的新生源群体,驾校线上服务到位是其认知驾校品牌的第一关,也是建立与驾校所有人员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
(2)教练员
互联网平台是教练员除实际工作场所交流、沟通的第二平台,也是与新生源沟通的重要场所。
(3)驾校其他工作人员
驾校作为驾培系统服务,其他人员提供给学员的任何驾培相关服务都是不可或缺的。
(4)社会有关人员
让社会认识驾校,让驾校走向社会。驾校任何时候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了解和支持。
3.驾校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主要起线上驾校作用。具体如下:
(1)纽带作用
互联网的建立,提供了驾校与社会之间除了驾校之外的交流空间和平台。一方面学员顺手在手机上一点,就能看到驾校的一切情况;另一方面,也给了驾校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机会。
比如部分报名、管理功能等。
(2)延伸作用
驾校除了实体驾校在长时间积累和发展之后带来的区域影响(经济、文化、社会等)外,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虚拟纽带作用,将该区域影响扩大化,使驾校整体影响向纵深方向发展。但互联网的虚拟纽带作用必须以实体驾校信誉为基础,方能良性纵深发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实体驾校信誉做基础,互联网的虚拟纽带作用,同样可能使你反其道在纵深方向而行之。
4.驾校互联网平台的局限性
互联网与驾校的工作描述及所承担的任务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互联网是由人决定的物的技术问题。驾培是安全意识、教与学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二者难以相提并论。
互联网与驾校在驾培中,各具有独立性。相应具有互不隶属、互不取代、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特征。
由此推定,“互联网颠覆驾校”、“我们(互联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想改变一个行业”是伪命题。
5.驾校互联网平台的地位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驾校互联网平台享有与线下同等的法律地位。
六、结论
在驾培市场中,驾校是市场主体。没有驾校为主体的市场不可能存在驾培市场。以互联网为主体的驾培市场,其实就是“四不像”。如果真有这样的市场,意味着驾培市场已经消亡。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从绝对观点看就是一句空话。
在驾培市场中,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小视。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性质决定了互联网在驾培中的局限性。在驾校看来,互联网还很“神秘”。但并不能以此过分夸大互联网的作用。
在国家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不论是任何人,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任何事物,对待互联网在驾培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转载:刘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