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作为一车之长,他在传播汽车文化、汽车科学技术方面,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一个驾驶培训单位,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汽车驾驶人才,其关键在于教练员。“将熊一窝,兵熊一个”,教练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优劣。尤其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快速运输工具,必须由具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的驾驶员操作。而担任培养汽车驾驶员的教练员,就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因此教练员并不是任意一个驾驶员能担任的,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
(1)道德品质
教练员不仅是讲授驾驶技能的老师,更应当是造就学员灵魂的工程师。教练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员以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品行不端的教练员,其所培养的驾驶员因工作特点而使这种品行进一步扩散。因此教练员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培养学员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练员就要率先垂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对训练工作的敬业精神。那种敷衍了事、蒙混、搪塞不学无术的思想难以端正学员的学习动机和目的。
要培养学员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勤学苦练的态度和精神,教练员就应该首先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应有吃苦耐劳的作风和助人为乐、关心同志、热爱集体的品德。那种指手画脚、好逸恶劳的作风,不仅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也极大地影响着学员日后养成的懒惰恶习。
要培养学员文明礼貌的习惯,教练员就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讲究仪表端正,服装整洁、语言文明、态度亲切。在训练中坚决杜绝不文明语言的出现,特别在情绪激奋时努力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否则学员毕业后很容易仿效教练员的不良行为,难以形成“礼让三先,文明行车”的好习惯。
要培养学员良好的驾驶作风,教练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作风正派,克己奉公,遵守公德,遵守交通法规,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学员,感化学员。避免和杜绝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表里不一的驾驶作风。目前有些教练员意志不坚,麻痹大意,肆无忌惮,时而犯规,时而违章。很难在学员中形成良好的驾驶风格。
总之,教练员应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
(2)专业知识
所谓专业知识,即教练员应当精通与汽车驾驶专业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如交通法规、交通工程学、汽车构造与使用、驾驶心理学、教育学等。这是因为学员素质不一,文化、专业水平相差悬殊。如果不能精通这方面的知识,除难以理解教学大纲外,更难以根据学员情况施教,不能从专业知识中提取精华传授给学员。知道得多、会得多,才能满足学员的专业求知欲,解决学员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使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例如,一个非常简单的电路故障使汽车停驶。教练员忙上忙下左找右找,又是打电话,又是请求帮助,忙了半天,也请了人来。到最后确定是高压线脱出而致。这种故障往往没几分钟就能解决。这样使教练员名誉扫地威信降低;同时,学员既学不到应有的知识,又感到技术学不学无所谓,出了故障打电话或找人。另外,还耽误了学员的学习时间。对现代人来讲,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既浪费了时间,又挫伤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如果相反,教练员能针对汽车行驶所出现的故障,从理论上给学员们讲一遍并亲手迅速解除故障。这样不仅使学员从现场学到了故障排除的理论与实践,满足了学员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增强了教练员的威信。
实路训练流动性大,交叉路口、道路线形、交通设施无不构筑现代交通科学的结晶。充分利用短暂休息时间,针对具体的道路交通工程,进行实物教学,提高学员交通工程学的专业意识和兴趣,同时,在道路上经常发现交通事故,可以利用现场进行安全意识的讲解以及有关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提高学员的综合驾驶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称职的教练员要有宽深适度的专业知识,方能使学员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为进一步拓宽驾驶能力奠定知识储备基础。目前汽车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教练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现代驾驶训练的需要。
(3)驾驶技能
具备较高的驾驶技能,是做一名教练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训练学员的目的就是使学员训练结束获得过硬的驾驶技能。“打铁尚需自身硬”,自己没有“一杯水”,肯定灌不满“一杯水”,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例如,教练员在示范换档时,时常发出齿轮撞击声,就可能使学员产生误解,认为教练员换档时发出响声,肯定换档动作比较难,并且认为操作时发出响声是难免的,“老师操作都有响声,我们岂有不响之理”,产生了消极态度,降低了对动作的要求。最后导致训练效果的下降。
所以作为教练员,除在担任教练员之前应当具备精熟的驾驶技能外,还应在训练间隙时间穿插演练自己的技能,使自己的技能常熟常新,保持在学员心目中的技能优势。同时要充分利用示范和单独驾驶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驾驶技能,树立在学员中的威信。有句俗语说得好“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手做一遍”正是这个道理。
(4)教学能力
①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上。教练员的文化水平、驾驶技能再高,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只能“茶壶煮水饺”--有东西道不出来。教育学认为,称职的教师应当善于运用精简扼要的讲述与适当贴切的比喻,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的发表自己的思想,是优良教师的基本品质之一。所以,教练员的讲解应当简单明了、内容具体、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善于联系学员的思想实际,说明应当讲解的问题,切中他们的理解水平。教练员的讲解一般有三种倾向:一种是教练员专业水平较高,讲解中较多的运用专业术语,使学员难以理解;另一种就是教练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准确地利用汉语说明要讲解的内容;再一种就是方言不通。“方言中听不中用”,由于目前我国汽车驾驶培训单位的教练员大部分都是聘用制,一个单位出现各种方言均是正常现象。
②观察学员个性和训练情况的能力
由于每个教练车接受训练的人数很少,个性对学习的作用非常大。作为教练员应当根据学员的外部表现,了解学员的个性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既能找出学员共同具有的特点,又能发现每个学员的个性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训练措施。在训练中,通过每个学员的单独操作,以及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来判断学员对操作及知识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每位学员当时所遇到的困难等。这种了解与掌握不仅仅局限于定期测试和定期观察,要经常地不失时机地注意和发现每位学员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外观特征。例如,有经验的优秀的教练员往往在学员刚上车训练不几天,就能掌握每个学员的个性特征。而一般的教练员或较差的教练员,由于缺乏这种观察力,训练到中期或末期还摸不清学员的个性。不仅影响某一学员的训练效果,个别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与教练员闹别扭等。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无须深思熟虑,一眼就能看穿学员动作的错误所在。
教练员敏锐的洞察力,并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钻研业务知识和总结经验,仅凭想当然是不可能形成的。否则,将大大贻误学员。再如,换档训练,整个过程不过是1-2S,其中前前后后涉及10多个动作。每一项动作的特点就是快,但又不失正确。失去时机观察或不能正确观察,将误导学员。因此,驾驶训练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活动,把提高教练员的观察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
③善于全面掌握、理解、运用教学文件的能力
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它们是训练的指导思想和纲领。理解不够、掌握不牢难以按教学目的系统训练学员,不能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因此,教练员应当首先钻研教学文件及相关教材,认真备课,理清哪是主要内容哪是次要内容,主次要内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应当采取那些训练方法和措施来完成这一切工作。要求教练员具有相应的分析、概括能力,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善于用标准的动作、精辟的语言让学员接受这一复杂的驾驶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按照教学规律掌握驾驶技能。
(5)组织能力
教练员是整个驾驶训练的直接组织者和指导者,组织能力好坏,直接影响训练计划、训练进度的执行情况以及训练效果的优劣。教练员的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善于发现单车小团体中威信高、责任心强、驾驶操作好,能组织全车学员共同学习、共同维护车辆以及其它活动的学员担任组长或安全员,以成为自己的训练助手,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②要根据训练计划、训练科目的内容、目的、要求组织学员学习与讨论。当训练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应当对某些训练中的问题,交给全车学员商量解决。既要“收”,又要“放”;既要促进技能的迁移,又要防止技能的干扰,以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③掌握学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尊重学员的人格,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学员或女性学员。既要尊重学员的自尊心,又要敢于负责任的批评。了解各个学员的个性特点,全面组织学员向有利于训练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教练员自身的文化优势和专业优势,开展丰富多采的、形象生动的兴趣活动。例如,收车后利用场地进行短时的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课间进行汽车知识兴趣活动等;汽车出现故障采取“擂台赛”的方式解决等,增强小团体的凝聚力,对提高教练员的组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